English

文化交流促进中日友好关系更上新台阶

1998-11-26 来源:光明日报 长弓 我有话说

继中国中央民族乐团于今年9月上旬在日本札幌市成功举办演奏会之后,北京观众将于11月下旬聆听到日本NHK交响乐团优美动听的音乐会。可以说,这两个著名音乐团体的互访是丰富多彩的中日文化交流的一个缩影。当中日两国艺术家奏响中日友好新乐章的时候,迎来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对日本的国事访问,这是本世纪中国国家主席对日本的首次正式访问,对于构筑面向21世纪新的中日睦邻友好关系,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。

新中国成立后,中日就开始了民间文化交流。1972年中日邦交实现正常化后,中日两国文化关系更加迅速发展,呈现出官民并举和多渠道、多层次、多形式的崭新局面。回顾中日两国交流的历史,文化交流在两国友好关系中的作用,是其他任何领域所无法替代的。在整个中日关系中,文化交流功不可没。中日文化交流,推动了两国政治、经济关系的发展。

由于地理和历史等渊源关系,加之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艺术对日本所具有的特殊影响,两国文化交流深入发展,官方与民间密切配合,互相促进,也为两国友好关系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。

在中日双边互派的艺术团体中,既有百人以上的大型团体,也有几个人或几十个人的中、小型团组。1956年中国京剧大师梅兰芳亲率京剧团赴日访问演出,带去了中国人民对日本人民的亲切问候,给日本广大观众留下深刻印象。“梅兰芳”一词已成为京剧的代名词,1983年北京人民艺术剧院《茶馆》剧组,1985年上海人民艺术剧院《家》剧组以及1990年北京人艺《天下第一楼》剧组先后访日,携熊猫的杂技团数次访日演出,引起了轰动。日本的歌舞伎、狂言、传统舞蹈、交响乐等演出团体也经常来华演出。1955年以松尾国三为团长的歌舞伎剧团来华演出。著名的松山芭蕾舞团、话剧团等先后来华演出,都在中国产生了极大的反响。合作演出、同台演出使中日文化交流锦上添花。1988年春季,京剧与歌舞伎在日联合演出了《龙王》;继1988年来华演出音乐剧《汉斯·安徒生之恋》之后,日本四季剧团于1992年来华演出由日本人自编自演、反映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音乐剧《李香兰》获得圆满成功。这些都在中日文化交流中传为佳话,至今在中日文化关系中仍发挥着重要作用。

反映毛泽东主席、周恩来总理、邓小平同志生平的展览,先后在日本展出;我国著名书画家齐白石、傅抱石、刘海粟、关山月、启功等先后在日本举办书法绘画展览;日本著名画家东山魁夷、平山郁夫、加山又造、大山忠作等先后在中国举办画展;著名书法家柳田泰云、青山杉雨、川上景年、村上三岛等也在华举办书法展览。在这里尤其应该提到日本众多的书法团体和组织,他们视中国为日本书法的故乡,积极致力于两国书法交流。

1992年纪念中日邦交正常化20周年,大约有数十个文物展览在日先后展出。同年9月,日本天皇曾参观了《湖北曾侯乙墓出土文物展》。1998年,《三星堆出土文物展》等一批文物展览在日本展出,再一次引起轰动。

中日两国文化交流之所以如此活跃和频繁,与众多的团体和人士的广泛参与,两国政府的大力支持以及许多经济团体和企业的赞助是分不开的。

当然,在文化交流中,也出现了一种不和谐的声音和动作。比如,在教课书的历史问题上,就有人不愿意面对事实,否认历史;就在不久前,妄图替军国主义翻案的反动电影《自尊》,理所当然地遭到包括日本人民在内的亚洲各国人民的强烈反对。

中日两国有着两千多年友好交往的历史。一部中日交往的历史,同时也是两国文化交流的历史。中日两国文化交流,超越政治体制、意识形态、价值观以及经济发展阶段等的不同,求同存异,相互借鉴,取长补短;为各自民族及文化的发展,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。中日友好,在世界上成为睦邻友好的典范,进而为亚洲乃至世界的和平做出重要的贡献。

手机光明网

光明网版权所有

光明日报社概况 | 关于光明网 | 报网动态 | 联系我们 | 法律声明 | 光明网邮箱 | 网站地图

光明网版权所有